嘉峪关市简介嘉峪关市相关资料有哪些
一、嘉峪关市简介嘉峪关市相关资料有哪些
1、嘉峪关,甘肃省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2018年,辖3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312663人。2020年,嘉峪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6亿元。
2、嘉峪关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肃州区,东南距兰州650千米,西北连酒泉玉门市,西北至新疆哈密650千米,南倚祁连山与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枕黑山与酒泉金塔县相连,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3、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要冲,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因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素有“边陲锁钥”之称。又因是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集团所在地,被称为“戈壁钢城”。2016年11月,嘉峪关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20年6月,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二、李金早在什么会议上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
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转变。至此,“全域旅游”这个概念开始受关注。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破行业、部门、区域局限,把旅游业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
相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专业的全域旅游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中景合天,助力景区全域旅游建设。
三、我国是否将迎来全域旅游发展时代?
我国旅游发展模式迎来新的变革,旅游产业正在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针对全域旅游的提速发展,来自旅游业的专家表示,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旅游综合管理治理体制。
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近日由国家旅游局召集的全域旅游研讨会上说,全域旅游发展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迸发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济将发生转型,必然将旅游推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最前沿。”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分析,这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将基本完成,信息技术、在线支付、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人口就业压力增加,个性化、情感性消费需求将超过物质性消费需求。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说,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是提升与旅游相关的文化、社会、环境和产业附加值,应以旅游消费为平台整合相关资源和产业。
张辉说,后工业社会应坚持旅游化和工业化并重,全域旅游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核心,可以发挥中西部及偏远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和文化优势,还可以带动广大农村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脱贫致富。
针对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戴学锋认为,应加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对各个产业、职能部门进行重新整合,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应对现实场景进行优化,提升目的地整体的自然社会环境,打造多样化的旅游吸引载体,引导游客形成良好的旅游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