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哪里有好吃的美食推荐?
一、常熟哪里有好吃的美食推荐?
常熟有十大名菜(叫化鸡、百汁西露笋、出骨刀鱼球、幢锅油鸡、清汤脱肺、芙蓉蟹斗、出骨生脱鸭、松树草油、响油鳝糊、起油豆腐汤)和八大名点(冰葫芦 、盘香饼、栗子羹、炒血糯、山药糕 、扁豆酥、印子糕、炸元宵),还有醇香四溢的桂花酒。其中以酥嫩鲜美的叫化鸡最为著名,可到其发源地,位于兴福寺附近的著名的王四酒家品尝最正宗的口味。
此外,当地人用血糯米做的各种甜点心,味道也不错,值得一尝。作为江南水乡,到常熟沙家浜尝河鲜,品阳澄湖大闸蟹,乃是人生一大乐趣,不过价格稍贵。
美食推荐地:
兴福寺面馆
地址:常熟市兴福寺后山门
推荐菜:蕈油面、虾仁面、香椿
王四酒家(传统菜为主)
地址:常熟虞山北路358号
电话:0512-52849999
推荐菜:王四熏鱼、鸭血糯、王四叫化鸡、桂花酒
吴地人家(私藏菜为主)
地址:常熟尚湖水街
推荐菜:养颜四宝、荷香笼蒸双色虾、一品宫廷排、密制鹅肝、全家福砂锅
山泉湖生态美食总汇
地址:常熟尚湖风景区北入口
电话:
二、黄龙溪名小吃 黄龙溪有哪些小吃?最有名的小吃是什么?
黄龙溪有很多的小吃比如仔鱼仔虾、野菜、豆花、丁丁糖、芝麻糕、豆豉、猫猫鱼、臭豆腐、羊肉串之类的遍街都是,黄龙溪最有名的小吃毫无疑问的是“黄龙溪一根面”
一根面的典故
一根面又叫“长寿面”“长久面”是宋元明清时期黄龙溪古镇的著名传统小吃!黄龙溪地处平原,鹿溪河与锦江交汇穿镇而过,地肥水美,盛产小麦,每到逢年过节办喜事时,黄龙溪人就会用麦心粉做一根面,几乎家家都会做一根面!古时没有机器,一般都是用手工制作!
吃法介绍
一根面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吃法!过生日时吃一根面加两个蛋寓意长命百岁,一根面加三个蛋 表示千秋长寿,一根面加四个蛋祝福万寿无疆。婚嫁喜事时新郎新娘必须吃上一根长面,而且是新郎新娘分别从一根长面的两端向中间吃,直吃到嘴对嘴合二为一。寓意长长久久、百年好合!儿女出远门时,妈妈会做上一根面,祈祷儿女一路平安,一顺百顺!
一根面的制作
由于黄龙溪一根面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随着机械制面逐步取代手工,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根面现在几乎失传!现在也只有位于仿清街尾的少数几家人能完整的制作”黄龙溪一根面“!据说一根面制作从和面到面下锅总共需要十几道工序,历时十多个小时!首先将适量的面粉加入少量的食用盐,再用65度的温热水和面一小时左右,和好面以后在揉上半小时,再醒半小时,如此反复7、8次,面团就基本制作好了,面团做好之后开始搓条,从胳膊粗的粗条一直不停的搓,一直搓到手指头粗细,然后再一圈一圈盘在圆盘里,盖上湿布,醒上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下锅了,下锅时由面艺师捏住一根面的一头远距离的抛入锅中煮熟就像猛龙过江般,一时间龙飞凤舞的,甚是好看!
一根面的特色
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 面条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越有嚼头!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即使不加绍子(面卤),味道也是鲜美无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如果大夹大夹的往嘴里塞,是绝对品不出味道的!这种独特的面食只有黄龙溪古镇才能吃到,已经成为黄龙溪古镇一道有名的美食风景线!所以民间至今一直流传着”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溪“的说法!
特别提醒:一根面位于黄龙溪古镇仿清街175-175号,是黄龙溪历史最悠久的名小吃,属政府保护项目,永远不会倒闭(别轻信谣言),天天都要开门,风雨无阻。节假日肯定要排队等面吃,建议您星期一至星期五去吃,您坐下不久便能吃到黄龙溪的招牌小吃---一根面了。
三、洞口春节的美食有什么?
一、猪血丸子
猪血丸子,也叫血粑,其实血粑不单是洞口也是邵阳的传统食品。
猪血丸子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且易于保藏,至少半年内不会变质,同时还携带方便,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时一道开胃的冷盘。
二、糯米甜酒
洞口县种糯,历史悠久,由于水土气候适宜,耕耘得法,穗长粒粗高产,米质优良,成为洞口县特产。糯米甜酒主要采用糯米酿造而成,营养丰富,色泽金黄,清凉透明,口感醇甜,糯米甜酒特有的香气,风味独特。
传统的酿制方法:将糯米置于木桶内用冷水浸泡,第二天早上捞起滤干,盛入饭甑(木制蒸笼)用蒸气蒸熟。这样蒸的糯饭,不烂不焦,气味香浓,粒粒白似珍珠,柔软而有弹性。拌上土制的酒曲,盛入瓦缸内,酿几天即成。
糯米甜酒味如蜜并有浓郁的酒香。农忙季节家家酿有,劳动之余,冲上清凉的井泉水,喝上一两碗,顿觉疲劳消失,精神抖数。糯米甜酒营养丰富,是农家妇女“坐月”(即分娩后休养期)时,必饮的酒浆,用于补身,食后奶水充足香甜。如果密封于坛内,或埋在肥堆里让它发酵,过上一段长时间,取出来食用,酒液粘结成丝,味甜过蜜,醇香异常,十分可口。酒量浅的人,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这是农家珍贵的特产。
三、洞口糍粑
洞口人民种糯,历史悠久,由于水土气候适宜,耕耘得法,穗长粒粗高产,米质优良,成为洞口县特产。逢年过节、娶亲嫁女,农家都要打糍粑。
糍粑传统的制作方法:将糯米置于木桶内用冷水浸泡,第二天早上捞起滤干,盛入木制蒸笼用蒸气蒸熟。这样蒸的糯饭,不烂不焦,气味香浓,粒粒白似珍珠,柔软而有弹性。置于木或石槽中槌烂,或用石碓舂烂,捏成碗口大小的小糍粑,或盆口大的大糍粑。这样打成的糍粑,滑嫩如凝脂,带有糯米特有自然香味,是年节的佳食,也是送客的礼品。春节期间打的糍粑,农家还习惯晾干后,放进水缸里,经常换新鲜泉水浸泡,可收藏数月。
四、农家腊肉
洞口县农家的腊肉是农家招待贵客的最好的一道菜。无论你走进谁家里,是少不得有腊肉吃的。那腊肉的香味也是难以从记忆中消失的。山里的腊肉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在偏僻的山里,每家一般常养几头猪。山里人都不买人工饲料,而是用自家地里种的苞谷和野菜喂养。这样养出的猪肉自然香味纯正,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洞口的土制老腊肉与市场上熏制的腊肉不同,它不是腊七腊八才现做,不是用机械工艺,不用各种原料而是常年挂在灶房屋架上熏制,农村一般不烧煤,更谈不上烧天然气,做饭都是用柴草,哪天不是烟雾尘尘?而且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种,从不用肥猪粉催肥、瘦肉精增加瘦肉,也不从用什么添加剂、化工饲料。再则加工的方法也不同,在熏制前还要加上适当的盐,精腌制3-5天。灶头常年烧的是木柴。山区气候温凉,大多又是木头房子,通风透气,腊肉可长期搁置,而且搁置时间越长,腊肉的味道越是奇香无比。在这样的灶头上熏干而成的腊肉,味道很特别。
老腊肉质地鲜美,但外表却极为丑陋、漆黑的锅底,坚硬的石头,烟熏气冲鼻,黑黑的油污粘手。只有在将它扔进炉火中烧燃,然后再浸泡在淘米水中,用稻草用力搓洗洗净,脱下丑陋外衣后才能显出来面目。待煮熟切细端上桌以后,吃上一嘴,马上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浓浓郁郁、沉沉醇醇、滋滋润润的鲜美荡气回肠,让你一辈子也挥之不去。
用以制作腊味之物有很多:腊肠、腊牛肉、腊猪头皮、腊洋鸭、腊鸡……而且做法很土。到洞口县来一遭,一定要好好品尝一下浓浓的乡情的土制老腊肉,黄灿灿、亮晶晶、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老腊肉,更让人念念不忘。